講述人:寶坻區婦聯督導員崔俊青
兩期調查看變化
作為寶坻區婦聯的一名干部,10年之前,剛參加工作的我,參與了第三期中國婦女地位調查。今年,我有幸再一次擔任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的督導員,通過兩期調查的經歷,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百姓生活、婦聯工作的巨大變化。
問卷形式更加便利。第三期調查采取紙質問卷,寶坻區距離天津市中心城區近1個半小時的車程,當時寶坻承擔210份個人問卷的調查任務,問卷的領取、搬運、分發、回收、上交工作就用去了兩三天時間;為了盡可能地避免問卷涂改,我們在訪問中先用鉛筆填答,確認復核無誤后再用簽字筆描寫,無形之中增加了工作量。第四期調查完全采取電子化方式,通過智能手機CAPI系統采集數據,對于問卷內容,關聯性問題自動跳達,不僅節約了紙張,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宣傳渠道更加多樣。第三期調查主要通過村里大喇叭廣播、張貼宣傳海報、發放《致調查對象的一封信》進行宣傳,受眾面較窄,宣傳時效性不強。而第四期調查我們采用線上新媒體宣傳渠道,在“寶坻半邊天”微信公眾平臺開通《調查故事》專欄,刊發調查信息,利用已經形成的新媒體矩陣,第一時間傳達至街鎮婦聯工作群、女企業家群、巾幗廣場舞群等婦女骨干群,發動網評網宣員轉發,形成強大宣傳勢頭,直接縮短婦聯與群眾的距離。
百姓生活更加文明。近年來,區婦聯貫徹落實“鄉村振興巾幗行動”要求,深化創建“星級美麗庭院”、尋找“最美家庭”、扎實開展“家風村風大家談”等活動,十年來,群眾的生活習慣和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。再進入農戶開展調查時發現,庭院更加清潔、衛生,綠樹成蔭,鮮花爭艷,有的還開辦了農家院,成為美麗鄉村的亮點,一幅幅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農村新圖景正在逐步呈現。
|